据4+7集采相关中选厂家透露,昨日(7月12日)国家医保局组织召开了“4+7集采扩面企业座谈会”,透露了4+7集采将以25个中选品种为采购标的,由之前的11个试点+已经跟标实施的福建、河北,拓展到全国范围实施采购。
据悉,此次座谈会由国家医保局组织,有7家4+7中选企业,13家落选企业参加。
大家关心的采购范围、规则、时间表,可以概括为:
采购范围:只要采购前过评品种都可参与集采,民营医院、部队医院加入采购
最大的突破不仅是4+7扩展到4+N(全国),并且25个中选品种同通用名下的所有原研、参比制剂、以及截至到正式采购之前过评的品种都将加入采购,可以预见随着过评品种的增多,将是一场激烈程度超过4+7集采的价格大混战。
据医药云端工作室统计,截至到2019年7月12日,已有309个品规过评。而25个中选品种中,以替诺福韦、氨氯地平、瑞舒伐他汀钙片过评厂家较多。
而参与采购的医疗机构,则从之前的公立医疗机构拓展到其他医保定点单位,包括民营医院、部队医院,只差医保定点药店了!
此前,就有山东发出民营医疗机构、连锁药店集采的通知,而浙江开通了6家连锁药店在采购平台上采购、配送的权限;上海也从2015年就开始对限药店药品进行采购。可参考前文:7月1日,上海药店药品“挂网议价”全面开启
采购规则:4+7价格是天花板,暂定3家中标,3家过评后未过评不予采购、不予报销
4+7集采中选价将作为天花板价格进行限价,报价只能在此基础上报出。
依然是报最低价就可中选,但中选家数并不唯一,可以有3家中(暂定)。
产生最低价后,将询问其他厂家是否跟标,直到产生全部中选厂家。这是与4+7集采不一样的地方,唯低价是取遭到诟病做出的调整,值得肯定。
另外,中选的厂家将“瓜分”全国市场,独家中标的享受50%的量,2家中60%的量,3家则是70%,并按中选价高低选择省份。这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操作,体现了量价挂钩的原则,但,不知是否考虑了"围标”的可能性?
最关键的是,此次会议明确全国将实施3家过评后不再采购未过评的品种,“不但不采购,而且不报销”。
这一大招祭出,相信很多厂家都会严重受创。虽然这一规定在就在2016年一致性评价的相关文件里写明的,但某些省份却不一定实施。比如说近期河北跟标4+7集采,湖南发出的新标方案,此条规定并未显示在文件或通告内容中。
采购实施时间安排:
计划今年10月前出文件,年底启动招标,明年开始执行。4+7城市明年3月到期后也将按此方案执行,第二批集采计划明年上半年开始,将按此方案执行。
如果按照这一安排的话,目前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,一方面,4+7集采执行进入关键时期,尽管前期执行超预期,但真正问题恐怕还未暴露,执行的效果还有待观察评估,拓展至全国存在诸多风险;
另一方面,相关药企一致性评价恐怕要赶紧加速,之前所说的“不过评等死、过评找死”不过是一句气话,有资格参与集采活下去才是至关重要的。
此前,医药云端工作室经过密集走访(走访厂家居然都在昨天会议的20家之内)发现,大家对一致性评价的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,4+7集采前是带着悲壮、不无怨气地估算对手的成本及报价,而现在,则是先算好自己可能的成本及报价。
大浪淘沙之时,对于大多数药企来说活下去是最大战略,经过医改组合拳的连番冲击,医药行业正在经历激烈的结构性震荡,快速分化也就在短短几个月的某项政策中发生。
附:一致性评价过评情况
据医药云端工作室统计,截止目前,共有309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。其中24个品种已集齐三家以上过评。
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已有10个厂家通过;
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已有8个厂家通过;
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已有7个厂家通过;
瑞舒伐他汀钙片5mg、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已有6个厂家通过;
头孢呋辛酯片、盐酸二甲双胍片、蒙脱石散已有5个厂家通过;
阿莫西林胶囊、恩替卡韦胶囊、恩替卡韦分散片、异烟肼片、阿托伐他汀钙片(10mg)、格列美脲片(1mg、2mg)、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有4个厂家过评。
附:药品4+7集采扩面企业座谈会纪要(非正式版)
1、 时间地点
2019年7月12日下午,国家医保局
2、 参会人员
1) 参会领导:国家医保局、国务院办公厅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商务部、国家卫健委药政司、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、市场监督总局、上海药事所等单位负责领导
(会议由国家医保局价格和招采司司长钟东波主持)
2) 参会企业:
第一批4+7中标企业华海、安必生、江苏豪森、扬子江、阿斯利康等7家
第一批4+7落标企业瀚晖、齐鲁、默沙东、赛诺菲、山德士、海思科等13家
3、 会议议程
1) 钟东波司长讲解集采扩面的目的、意义及扩面政策核心思想
2) 招采处讲解政策具体内容
3) 听取企业对政策的问题和建议
四、具体政策内容
所有企业以4+7中标价作为天花板报价,多家中标,平分市场
四个不变:带量采购、过评品种、效果协同、操作机制
两个改变:适度竞争、多家中标
强调“契约精神”及“违约责任”
1. 药品范围:第一批中选的25个通用名
2. 地区:除4+7城市以及福建河北两省外的全国所有省份及地区
3. 企业范围:所有此轮开标前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原研及仿制药生产企业
4. 约定用量:
全部地区公立医院、定点民营医院、军队医院上报用量按一定比例作为约定量。
若一家中标给予50%量,两家中标给60%量,三家中标给70%量。
4. 竞标规则:
◆所有企业(包括原研企业)以不高于4+7中标价格申报,报价最低的企业直接中选,其余企业依次决定是否接受最低报价,直到中选企业满3家(或:3家以上,待决策)
◆根据报价高低,企业交替轮流选择省份(1,2,3,1,2,3……),所挑选省份报的量总和即是此企业约定的量
5. 周期:
2家中标品种1年,3家(或3家以上)中标品种2-3年
6. 时间表:
今年10月前出文件,年底招标,明年开始执行
五、 其他事项
1. 第二批集采计划明年上半年开始,将按此方案执行
2. 第一批4+7城市明年3月到期后也将按此方案执行
3. 此次医院上报的量会参考真实采购量,避免约定用量远低于实际
4. 将全国执行3家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后不得采购未过评药品,不但不采购,而且不报销。
医药云端工作室 2019-07-12